因为专业
所以领先
芯片封装基板关键技术进展及市场应用展望分析
定义:先进封装技术(如3D堆叠、扇出型封装)通过优化芯片间互连密度和性能,突破传统摩尔定律限制。
关键进展:
玻璃基板:苹果、英特尔、三星等巨头加速布局,其耐高温(>300℃)、低介电损耗特性可提升高频信号传输效率,支持5/5μm以下精细线路(京东方目标2026年量产)。
有机基板芯片埋置技术:无锡中微高科等企业通过埋置多芯片提升集成度,解决热膨胀系数(CTE)匹配问题(2024年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
争议点:玻璃基板成本高昂(当前单价为有机基板3-5倍),量产良率不足(<70%)可能限制短期普及。
定义:AI芯片、GPU等高性能计算需求推动封装基板向高密度、低延迟方向升级。
关键趋势:
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封装基板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200亿美元(CAGR 10.2%)。
应用领域:
AI服务器:玻璃基板支持更高I/O密度,满足大算力需求(华金证券预测2025年AI芯片封装基板占比将超30%)。
汽车电子:有机基板埋置技术提升传感器集成度(特斯拉FSD芯片采用多层埋置方案)。
争议点:传统有机基板(如BT树脂)仍占70%市场份额,玻璃基板需解决与现有产线兼容性问题。
定义:封装基板供应链向亚洲转移,中国厂商加速技术突破。
关键动态:
国际巨头布局:
英特尔计划2026年量产玻璃基板,目标减少30%碳足迹。
AMD 2025-2026年测试玻璃基板样品,寻求性能突破。
中国厂商崛起:
兴森科技FCBGA基板进入高端CPU/GPU供应链(2024年营收占比提升至15%)。
京东方投资数十亿元建设玻璃基板中试线(目标2026年量产)。
争议点:美国对华技术管制可能延缓本土化进程,但国内产学研合作(如无锡中微高科)加速技术迭代。
定义:封装基板需解决热管理、可靠性、成本三大核心问题。
关键挑战:
热管理:玻璃基板CTE与硅晶圆接近(<3 ppm/℃),但散热路径设计复杂。
可靠性:埋置芯片界面应力控制(无锡中微高科通过翘曲控制技术将失效率降至1%以下)。
突破方向:
混合基板:玻璃-有机复合基板兼顾成本与性能(台积电CoWoS方案已采用)。
低温工艺:降低玻璃基板加工温度(<400℃)以适配更多芯片类型。
玻璃基板成性能跃升关键:苹果、英特尔等巨头推动下,2026年或实现量产,但成本与良率仍是瓶颈。
AI与高性能计算主导需求:2030年封装基板市场规模翻倍,玻璃基板在AI芯片领域占比将超30%。
中国厂商加速本土化:兴森科技、京东方等企业通过技术合作与投资抢占市场,但需突破美国技术壁垒。
混合基板成过渡方案:玻璃-有机复合基板兼顾成本与性能,台积电CoWoS已验证可行性。
技术迭代加速:热管理、可靠性优化是短期重点,长期需关注低温工艺与材料创新。
芯片封装基板清洗剂选择:
水基清洗的工艺和设备配置选择对清洗精密器件尤其重要,一旦选定,就会作为一个长期的使用和运行方式。水基清洗剂必须满足清洗、漂洗、干燥的全工艺流程。
污染物有多种,可归纳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污染物接触到环境中的湿气,通电后发生电化学迁移,形成树枝状结构体,造成低电阻通路,破坏了电路板功能。非离子型污染物可穿透PC B 的绝缘层,在PCB板表层下生长枝晶。除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污染物,还有粒状污染物,例如焊料球、焊料槽内的浮点、灰尘、尘埃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焊点质量降低、焊接时焊点拉尖、产生气孔、短路等等多种不良现象。
这么多污染物,到底哪些才是最备受关注的呢?助焊剂或锡膏普遍应用于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中,它们主要由溶剂、润湿剂、树脂、缓蚀剂和活化剂等多种成分,焊后必然存在热改性生成物,这些物质在所有污染物中的占据主导,从产品失效情况来而言,焊后残余物是影响产品质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离子型残留物易引起电迁移使绝缘电阻下降,松香树脂残留物易吸附灰尘或杂质引发接触电阻增大,严重者导致开路失效,因此焊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才能保障电路板的质量。
合明科技研发的水基清洗剂配合合适的清洗工艺能为芯片封装前提供洁净的界面条件。
合明科技运用自身原创的产品技术,满足芯片封装工艺制程清洗的高难度技术要求,打破国外厂商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为芯片封装材料全面国产自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推荐使用合明科技水基清洗剂产品。
上一篇:先进封装工艺与Chiplet技术分析和先进封装清···
下一篇:没有了!